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发展规划司 > 工作动态

以“四个农业”为引领 赋能提升“三品一标” 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日期:2024-11-25 作者: 来源: 【字号: 打印本页

近年来,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黑龙江省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战略定位,以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为引领,赋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累计为国家供应龙江优质粮4.1万亿斤以上,越来越多的更优、更绿、更香、更安全的龙江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丰富全国人民的餐桌。

一、做强科技农业,激活品种培优新动力

聚焦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把品种培优的基点放在创新驱动上,大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种子芯片技术原始突破,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全覆盖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开展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落实以种适地要求,开展寒地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与利用,已精准鉴定种质资源4138份。依托垦丰种业建设省级生物育种平台,面向社会提供生物育种技术服务,年检测能力30万份。二是开展育种创新攻关。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59个,常规粳稻、大豆育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推进国家大豆良种自主攻关以及甜菜、菜豆等国家特色作物攻关。2023全国推广面积十大品种,龙粳31在常规水稻品种中排名第一,黑河43在大豆品种中排名第一,益农玉379填补极早熟区玉米品种的空白。三是打造科研良繁基地。指导12个制种大县编制完成2024年制种大县实施方案,推进南繁基地建设。开展优良品种展示示范,建立16个专家育种示范基地,指导农民看禾选种,打通品种推广最后一公里

二、做大绿色农业,构筑品质提升新优势

充分打好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金字招牌,加快建设绿色大粮仓、绿色大厨房,拥有绿色有机食品企业1091家、产品3403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9458.8万亩,居全国首位。一是推广使用绿色生产技术,减量增效提品质推广单产提升绿色植保技术集成示范,设立百方万亩示范区100个,完成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71项。全省病虫疫情监测点达到10000个。建设三新省级示范区11个,2023农药利用率达48.24%,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比降低1.3%二是打造绿色循环种养模式,低碳生态强品质坚持以种带养,以养促种打通种养循环堵点,培育主体,壮大市场,促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2023落实绿色种养循环示范面积140万亩。稳步推广稻渔、稻蟹等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60万亩。三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程监管护品质完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3600家主体进驻追溯平台,可追溯管理面积4500万亩,共开具合格证356万张。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8年稳定在98%以上。

三、做精品牌农业,开创品牌打造新格局

统筹实施品牌质量提升、孵化培育、传播推广、保护利用、营销赋能五大重点工程,创新举措,拓宽路径,全力提升龙江品牌影响力。一是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制发《黑龙江省黑土优品农业品牌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目前,共342家企业的862款产品获得黑土优品标识授权,推动黑土优品产品赋码管理,激活标识码近60万张,221个专属门店销售黑土优品认定产品,销售额突破75亿元。二是创新优势品牌矩阵。以省级优质农业品牌黑土优品为统领,打造农业品牌1141的新格局,即1个省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10个核心品类品牌、40个区域公用品牌、100个领军企业品牌农业品牌。五常大米、东宁黑木耳等11个品牌荣登中国地理标志区域品牌价值榜,品牌总价值超1800亿元。三是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整合建成31黑土优品·北大荒优选超市,打造黑土优品餐厅,举办黑土优品一线城市行等系列推介活动,在第八届中俄博览会黑土优品展销活动中,134家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影响力值达1.84亿次,推动龙江农产品品牌走出龙江、卖向全国。

四、做优质量农业,构建标准化生产新体系

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省整省建设为牵动,坚持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推动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15个。一是完善制定行业标准。收集推荐农业地方标准131项,制修订63项。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8家,构建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发布绥化鲜食玉米团体标准。二是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两牛一猪一禽规模养殖为重点,累计创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7个,2024年向农业农村部推荐创建单位7个。组织认定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48家。三是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十百千工程,全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县(区)数121个,农产品生产企业672家,合作社918家,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1585带动了全省农业生产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提升。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