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发展规划司 > 脱贫地区产业发展

狠抓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四川省凉山州产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日期:2020-11-12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 【字号: 打印本页

四川省凉山州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凉山州始终把产业扶贫脱贫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按照调结构、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育主体、建市场、促融合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果薯蔬草药等特色产业,推动园区建设,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全力推进扶贫产业发展,努力实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门路,产业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7637元增加到201910560元,累计增长38.3%截至2019年底,全州依靠农业产业发展脱贫36.3万人,占总脱贫人口的51.6%撑起了脱贫攻坚半壁江山,产业扶贫已成为脱贫攻坚的助推器和长效稳定脱贫的稳压器

一、制规划增投入,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在州委州政府领导下,组织全州11贫困县编制农业产业扶贫规划,制定完成《凉山州现代特色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凉山“1+11+N”产业规划》《凉山州创建“1+11”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方案》等,并按照既定目标认真组织实施,促进农业产业加快发展,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20162019年,全州共筹措、整合资金43亿元用于农业产业扶贫,州政府出台金融扶贫支持脱贫攻坚系列政策文件及措施,截至2019年末,全州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49.43亿元。重点发展扶贫小额信贷,精准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全州扶贫小额信贷险基金规模达4.33亿元,撬动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1亿元,惠及贫困群众5.9万户,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贷款难、贷款贵问题。在全州贫困村和有插花贫困户的非贫困村建立产业扶持基金,总规模达到9.13亿元,主要用于贫困户借款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使用。截2019年底,建成马铃薯、烤烟、蚕桑、水果、蔬菜、经济林和畜牧等特色优势农林产业基地870余万亩。

二、狠抓主体培育,强化示范带动作用

凉山州持续实施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出台优惠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实际落地34,并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精准脱贫行动,着力在贫困地区培养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省级示范社、示范场,优先把符合要求的规模种养殖户培育为家庭农场。目前,全州从事农林产业发展相关企业206家,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3家、省级31家、州级84家庭农场达7687个,新增5655个,创建示范场省级81个、州级192农民合作社达9026个,新增6544个,创建示范社国家级18个、省级103个、州级250个,合作社成员达20.2万个,带动农户24.8万户种养大户发展到近10万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85.8万户,带动面70%以上。

三、突出利益联结,建立联农带农机制

凉山州引导贫困地区农牧民采取互换、入股、托管、并地等方式,将农村土地向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纽带作用和支撑作用,推进贫困户+园区+业主”“贫困户+基地+龙头企业”“贫困户+农民合作社等组织方式,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浮动、股份合作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参与生产、加工、服务等环节,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注重建立健全园区联农带农机制各农业园区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保底价+市场二次连动二次分红方式,以及土地流转优先返聘等利益连接方式,探索完善六金一利模式(订单农业有“订金”、基地打工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承保管理有“酬金”、超产分成有“奖金”、风险防范有“基金”、参股经营有“红利”),实现增产增收增效。全州118个园区辐射带动25919户(2.1万户贫困户)、103965人(6.32万贫困人口),实现增产增收。

四、强化技术帮扶,提高科技支撑水平

凉山州注重统筹发挥技术帮扶作用,建立了2028驻村农技员、138个农技巡回小组、49个专家服务团,实现技术精准帮扶全覆盖。健全农技员管理制度,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菜单式、定制式、配送式服务,做到贫困村、贫困户有求必应,实现技术精准帮扶全覆盖,使贫困群众养殖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升。20162019年,新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36个,新引进培育推广优质粮食作物、特色经济作物、优良畜禽等新品种40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示范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44项,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8800户,组建专家服务团49608人,组建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138631人,专家服务团指导服务面覆盖率100%,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3万余期(次),培训贫困户120万人次,发放培训资料140万份,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927人,新招募特聘农技员103名。

五、坚持市场导向,提升产销对接能力

一是强化品牌建设。坚持走品牌经济发展路子,把培育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品牌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增实力的重要抓手。大凉山有关农产品品牌创建中国名牌1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省名牌产品24个、省著名商标2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2个,获有机食品32个、绿色食品42个、无公害农产品65个。大凉山苦荞茶、会理石榴、雷波脐橙、盐源苹果、宁南茧丝、金阳青花椒等驰名全国。二是强化推介宣传。共协调组织参加农博会、三区三州扶贫农产品展会等各类农产品展会活动18次,组织120多家农业主体300多种农产品展示展销,其中境外716家企业30大凉山特色农产品参展。三是创新产品销售。共向社会各界发放以购代捐倡议书4000多份,2072个贫困村与帮扶单位(企业)意向签约达3000个以上、协议金额20多亿元,组织州内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970多个法人单位,采购2000多个贫困村70多种农副产品,累计采购金额7.3亿元,采购均价高出市场均价8.2%,受益贫困户达到10多万户41万多人。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